更多权威信息,点击关注我们
5月1日12时起
东海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
(资料图片)
不少朋友追着问
接下来几个月就没海鲜吃了吗?
小编想大声说
休渔,但是不休鲜啊!
下面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嘉宾
别看个头小小,没几两肉
阿拉舟山人还就爱这一口“顶鲜”
PART
01
生而背锅,样样超强
长 相 超 强
嫁䗩,别名帽贝(舟山称为胭脂、胭脂盏,方言“yiji”),虽然它没有螺旋部、体螺层等,且长得像贝壳,但它算是最原始的螺类之一。
胭脂盏这个名字听上去颇具娇憨之态,不过这种带壳小海鲜长得一点都不温婉,顶着一身青黄色的壳,像极了一口“铜锅”倒扣在礁石海岩上。
口 感 超 强
因为这长相,胭脂盏常被误认为海鲜“土豪金”——鲍鱼。抛开生长的环境截然不同不说,胭脂盏和鲍鱼在个头上就不是一个量级,最小的只有指甲盖那么大。
胭脂盏的口感不同于一般海鲜的滑嫩,其肉质醇厚紧致有嚼劲,和鲍鱼倒是十分相似,加之营养成分不逊色,因而也不辱没“小鲍鱼”的美称。
隐 藏 超 强
一到赶海的时节,时不时能看见穿着胶靴的人影穿梭,找胭脂盏既需要磨蹭时光,又得聚焦眼力,因为它实在不好找!
在目不暇接的礁石丛林里,胭脂盏往往掩藏在不起眼的旮旯里,用紫菜和石花作为掩体,将小巧的身子埋伏起来。
吸 力 超 强
除了做“忍者”,胭脂盏还是个不容小觑的“大力士”:腹足几乎占满了整个壳下空间,能紧紧吸附礁石,承受几百斤的拉力。
所以,想要徒手将它从礁面揭起,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得准备好旧锅铲或菜刀这些趁手的好工具。
PART
02
带壳又怎样?汤底也喝光!
胭脂盏的壳是一味药材,夏天采收、取壳、洗净、晒干,有镇惊的作用。
胭脂盏的肉非常结实地长在壳里,用嘬田螺的方式是嘬不出肉的,用牙去铲肉,牙龈又容易被壳缘划伤。
在福建,有道菜叫生腌嫁䗩,用一枚的壳去铲另一枚的肉即可,不得不说实在机智。
水煮胭脂盏、清蒸胭脂盏、胭脂盏半汤……作为海边人家,舟山人民吃胭脂盏最重要的还是保存一个“鲜”字。
直接蘸醋或酱油食用,又厚又韧的肉感,本身的鲜味在简单烹调过后,更是浓郁,一口一个“小鲍鱼”,那叫一个过瘾。
葱油胭脂盏
家常葱油炒盘胭脂盏,再来点葱蒜辣,迸发出难以形容的诱人。
胭脂盏蒸蛋
略带海水的鲜加上滑腻的鸡蛋,富有嚼劲的口感让人食欲大开。
夜开花胭脂盏羹
小巧的胭脂盏配上质朴的夜开花,极致的鲜香从舌尖暖到肠胃。
东海全面伏季休渔期间
以下8种海洋捕捞冰鲜或
活体水产品禁止销售
看最美的海景,尝最肥的海鲜
暂时无缘“鲜”品也别遗憾
不如试试带壳小海鲜们
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END-
【普陀区融媒体中心】
部分内容来源:《海错图笔记》
图片来源:嵊泗旅游、
潮新闻客户端、闹妈海鲜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