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初 Bitget 交易平台向 Web3 多链钱包 BitKeep 增资控股后,BitKeep 于 8 月完成品牌升级,更名为 Bitget Wallet,提出新的愿景「更快交易、更优资产」,致力于成为最好用的 Web3 交易钱包。
本文是 Bitget Wallet(原 BitKeep 钱包)CEO Karry 的交流分享,Karry 以 Bitget Web3 钱包的掌舵者视角,系统梳理了当前钱包业务的结构与定位,展示了产品在创新道路上取得的成果,并探讨钱包赛道正面临的格局挑战以及未来前景。
Web3 钱包像一艘在海上航行的船只,Bitget Wallet 这艘船正驶在什么位置?前方海面是波涛汹涌还是平静如镜,亦或到处是冰川?我们的未来要驶向何方,需要怎样强大的动力系统支持我们更好更快地抵达?
当前位置:全球用户量 1200 万的 Web3 交易钱包
在完成从 BitKeep 到 Bitget Wallet 品牌升级后,我们的业务线目前分成四个部分:移动端 APP、浏览器插件、网页 Web 端,以及正在开发的 Bitget 交易所内置 Web3 服务。四个端口,让用户可以在不同场景下轻松使用 Web3 服务。
根据 CoinGecko 上月发布的最受欢迎加密热钱包榜单统计,Bitget Wallet 在 Google Play 和 Chrome 插件的下载量超 110 万,排名第七。综合 iOS、安卓 APK 等多个平台数据,我们目前总用户量是超过 1200 万。
核心定位:交易钱包
我们将交易定位为当前的核心业务,目标是成为 Web3 最好用的交易钱包,或者说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为什么选择这个定位?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判断未来每个 DApp 都会独立成为一个 App,不太可能依赖外部钱包,而是自带钱包功能。基于这样的竞争格局,我们决定聚焦资产交易和去中心化交易,在这一领域做到最优。在交易层面,谁是最好用的钱包?Bitget Wallet。未来用户在任何场景中,比如 GameFi、SocialFi 获得收益需要交易变现、保值时,首先就可以考虑我们的服务。未来钱包将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产品,会越来越像基础设施,帮助用户管理和增值资产的基础工具或者账户体系。
我们的交易渗透率一直很高,根据 DappRadar 数据,Bitget Wallet 的 Swap 交易量在所有 DeFi 项目中经常排名前十,和 MetaMask 基本持平,而且经常会超过 MetaMask。这也是我们过去持续投入做交易钱包的回报。在社区反馈中,Swap 交易也是用户最喜爱和最常用的功能,顺滑的交易体验收到很多好评。
图中时间维度:7 天
在最近的行业观察中,能感受到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行业叙事开始从资本叙事向社区叙事过渡,meme 币的兴起就是一个标志,其实我们钱包的交易体验很多都是面向 meme 币、社区币、长尾币来设计的,做了很多交易体验的优化,在这一块儿具有明显优势。
过去两年增长引擎:Swap 产品创新
过去两年,Bitget Swap 产品做了很多创新。
我们最早在钱包行业基于全链 DEX 交易数据做 K 线行情,为用户提供精准的多链资产行情、热门榜单等功能,赢得了广泛好评,也为用户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我们对数百个 DEX 和跨链桥的流动性进行了整合,实现了跨链无缝交易的目标。我们的产品理念是,只要两个代币有价值,用户就可以自由地在其间交易,无论同链还是跨链。
此外,我们还率先推出了无 Gas 交易体验,在近 10 条链,包括 BNB 链、Polygon、TRON 等实现了不需要 Gas 币就可以交易的创新。最近这个功能还在以太坊链上实现了支持,交易时可快速获取 Gas 费。我们也首创了 GASU 补贴,相当于是 Gas 费优惠券,自动帮用户抵扣应用内各种 Gas 费用。
自动滑点功能也是我们最早推出,很多用户在冲 meme 币、土狗币的时候有燃烧率,我们会综合考虑滑点和代币燃烧率两个指标,自动为用户设置一个刚好能完成交易的滑点,以减少交易摩擦。
前段时间我们看到 UniswapX 测试版的推出,主打的几个功能,包括聚合 DEX 流动性、无 Gas 交易、防止 MEV 等,都是我们半年至一年前实现的功能,可见 Bitget Swap 产品创新在行业内遥遥领先。
功能强大,一个钱包连接整个 Web3
除多链 Swap 产品,我们还为钱包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链上服务和 DeFi 解决方案,包括非托管钱包管理、NFT 交易市场、DApp 浏览器、Launchpad、ETH 质押等。
我们支持 90 多条主流公链以及更多新兴链,包括 EVM、异构链,自动聚合了多链的资产以及交易记录。用户添加自定义主网完全不需要填写任何参数。我们还支持连接硬件钱包,正在研发 MPC 和 AA 钱包,现在已经在 Starknet 实现了 AA 智能合约钱包。
在 Swap 产品方面,除了上文提到的强大的流动性聚合以及一些交易流畅体验,我们正在开发智能行情,通过 smart money,或者说通过链上更好的榜单体系,帮助用户更早地发现投资机会。同时,接入 Bitget 期货合约也是交易体系的补充。面向全球用户,我们提供 Quick Buy 服务,整合了 MoonPay、Alchemy Pay 等 6 家三方渠道,同时还接入 Bitget P2P,面向信用卡普及率较低的新兴市场用户,包括东南亚地区,提供快捷买币服务,帮助用户无障碍进入 Web3。
在应用层面,NFT 市场是全网首个支持任意币购买 NFT 的交易市场,在多条主链上占据前二的交易量,仅次于 OpenSea;DApp 浏览器收录了上万种 DApp,是项目交互的首选,未来我们还会上线一些交互空投的工具。我们还通过 Launchpad 支持项目发行。
我们对各条公链的支持是全方位的,涵盖基础的交互能力,包括测试网领取空投、K 线行情、Swap 交易、DApp 交互体验、代币和 NFT 展示...让用户通过一个钱包就可以连接整个 Web3 行业的各个角落。
钱包赛道的基本判断
钱包需要心智清晰的市场定位
不能停留在空泛的“Web3 入口”定位上。如果钱包真的要成为 Web3 入口,只有在行业发展很大,吸引大量用户涌入时才有可能实现。最有可能成为 Web3 入口的更可能来自系统层面,比如 iOS 和 Android 系统的钱包,如果 Apple Pay 直接集成公私钥,就可以与钱包关联。独立钱包产品成为入口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我们要找到更加具体和聚焦的定位,比如上文提到的以交易为核心的钱包,能更好地突出产品特色。
另外,从当下情况看,交易所仍是行业的主要入口,门槛较低。交易所的内置 Web3 服务,可以为已有用户提供一些 Web3 体验,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上文有提到。
交易是捕获价值的最佳切入点
行业的核心价值主要集中在资产发行和资产交易。我们定位为交易钱包也是因为,作为连接资产流通的桥梁,交易能够通过提供流动性、实现价格发现、提高资产可用性等方式创造价值,是捕获价值最佳的切入点。
专注交易可以触达更广阔的用户群体,捕捉到交易活动中产生的各种价值。去中心化交易具备极大的潜力,从未来发展看,随着技术进步和用户体验不断优化,以及行业整体日趋成熟,去中心化交易将成为主流选择,支付会是钱包的关键应用场景。
技术要服务于真实需求
仅从技术概念出发设计和推出产品,不一定能真正吸引到用户。钱包的定位应该站在用户视角,技术可以解决问题,但技术的概念并不是用户关心的点。比如 MPC、AA 技术可以去解决一些问题,但如果推出一个钱包,主打的定位是 MPC 钱包、AA 钱包,不一定能在市场上得到预期的成功。用户不关心底层是什么技术,而更关心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
大家总觉得 MPC 或 AA 钱包可以降低用户进入门槛,但我认为它们最多只是进入门槛的一个设施,还需要其它真正吸引用户的东西,比如 GameFi,比如币价涨到 10 万美金。仅仅因为技术上的一个突破,并不能让大量用户涌入。
不过 AA 钱包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可能,比如 Gas 抽象可以完全分离支付者和交易使用者,我们可以成为 Gas 费运营商,比如 20U、50U Gas 费包月。还可以根据不同场景进行权限管理,比如小额支付免签名或者单签名,大额设置多签,都可以在智能合约钱包设计,而现在 EOA 账户就难以实现。
交易所投入钱包战局,竞争、挑战、机遇
除了我们 Bitget 之外,行业里多家交易所都在预见到去中心化资产管理和交易在未来可能成为主流,纷纷选择提前布局,推出自己的钱包。竞争加剧,创新已经开始卷功能和交互层面。维持优势地位不再以局部创新,需要更长期的思维和布局,实现系统性的提升。
未来的以太坊坎昆升级,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Layer2 费用,Gas 费越来越低,TPS 越来越高,去中心化交易越来越接近中心化。OPStack 让 Layer2 发链成本急剧降低,迎来了 Layer2 百链大战,新公链的兴起、新的交互空投机会都在为钱包带来增长动力。
Uniswap V4 和 UniswapX 的推出,进一步释放聚合流动性的威力,提升去中心化交易体验,会让 DEX 更加繁荣,也为我们提供了机遇,我们做智能路由,追求最优价格策略,会有进一步的发挥空间。
未来方向:敢于创新,不然会陷于平庸
在产品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之间,我们需要保持平衡。最近我有一个比较深的感受,马斯克接手 Twitter 后,产品迭代速度前所未有的快,最近一个季度推出的新功能比过去三年还要多,像付费订阅、蓝 V 等等,虽然有些功能存在问题或缺乏使用,但我认为一个产品想要成功,是需要大量的尝试和输出,否则很容易陷入平庸,失去创新动力。
保持创业心态非常重要,单纯注重基础设施容易陷入惰性,而轻视基础又难以支撑快速创新。在保证基础质量的前提下,还需要激发团队的创新潜能,通过不断尝试找到产品突破口。这需要持续的投入和坚持,但可以让产品始终走在前沿,为用户创造更大价值。
持续投入,快速迭代,大胆尝试,和时间做朋友。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