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季开启,江苏的求职者多了几分“上岸”的信心。近期,江苏屡提“高质量就业”,着力推动江苏就业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向高质量转型。10月中旬,江苏发布《江苏省“十四五”高质量就业促进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全国省级层面的此类就业促进规划中,首提高质量就业,并明确提出打造全国高质量就业先行区。11月3日,江苏省政府举行促进高质量就业工作新闻发布会,并就《规划》进行解析。
江苏就业基础“底盘稳”
何谓“高质量就业”?《规划》明确,江苏将坚持在经济转型中推动就业转型,以就业转型支撑经济转型。到2025年,在解决“劳有所岗”基础上,努力做到“劳有优岗”,劳动者公平就业、稳定就业、创业就业、素质就业和体面劳动“五位一体”新格局基本形成,就业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具体而言,到2025年,江苏城镇新增就业500万人,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三次产业就业比例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城镇就业比重达到73%以上;劳动环境有效改善,劳动关系更趋和谐,就业稳定性明显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劳动者就业能力逐步提升;创业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创业环境更加优化,创业机会更多、渠道更广、领域更宽;全方位就业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协同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就业的目标源自江苏扎实的经济基础和就业基础。江苏省人社厅副厅长张宏伟表示,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人口大省,拥有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市场空间广阔,经济发展韧性强劲,这些都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奠定了基础。“十三五”期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45万人,位居全国第一;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分别保持在4%、4.5%以内,不仅较好解决了本地居民就业,而且吸纳了大量外来人口就业。
以高质量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
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把“提高就业创业质量”作为“十四五”时期更好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举措。高质量创业是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江苏各地出台多项举措精准发力,降低资金门槛,丰富服务供给,为创业者提供更多便利,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明显。
10月9日下午,由镇江市创业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主办,镇江市人社局、镇江市教育局等11家单位承办的第五届“创响镇江”创业大赛决赛成功举办。多位大学生参赛选手告诉记者,通过此次大赛,项目获得了启动资金,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坚定了自己“以创业为业”的信心。
全省各地正在搭建更多的创业平台,推出更多的创业礼包,为创业者“扶上一程”。10月24日,南京都市圈首届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大赛暨南京市第六届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大赛南京初赛成功举办。都市圈百余所高校共同参与,大赛征集了千余个项目,大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在无锡,“创响无锡”全民创业大赛及高校联盟赛、海外赛等6类专项赛事轮番召开,实现了“月月有路演、季季有评选、年年有大赛”。
未来五年,创业者依然可以押注江苏。根据《规划》,未来五年江苏将扶持城乡劳动者创业75万人,带动就业300万人,开展创业培训50万人;新增认定省级创业示范基地150个,扶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2000个。
让职业技能培训“唾手可得”
有高质量的就业者,才有高质量的就业。在就业培训体系建设方面,江苏有诸多探索和创新,取得了良好效果。
6月16日下午,来自泰州市扶摇职业培训学校的学员周菲通过手机申领到了一张“泰州市专项能力培训券”,用于定向参加“艾灸保健”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这也是江苏省首张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
据了解,江苏今年将在全省范围发放80万张职业培训券,发挥大数据高效率精准对接培训资源和培训需求的优势,让技能培训惠及更多城乡劳动者,激发劳动者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求,改善新职业人才供给质量结构,近期省人社厅还专门制定出台政策文件,大力开展新职业新业态职业技能培训,推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高质量发展。
根据《规划》,到2025年,江苏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数将达800万人次,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并推行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此外,江苏还将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禁捕退捕渔民和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精准开展“菜单”式培训和定岗定向培训。(耿文博)
关键词:
高质量就业
经济转型
就业转型
职业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