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即决战、决战必决胜。1月13日,皇姑区在线上召开“皇钻十六条”产业政策兑现暨产业发展表彰大会,集中兑现8090万元政策资金,用于支持项目、企业积蓄势能再出发,凝聚更大合力加入到皇姑区迈向东北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的建设进程中来。

自2020年11月皇姑区重磅推出“皇钻十六条”3.0版产业创新发展政策以来,坚持“城市合伙人”战略,以“创新”“人才”为关键词,力图实现精准支持、融合发展,政策支撑和引领作用逐渐显现。此次,皇姑区围绕“科创、文旅、楼宇、人才”等相关政策条款再次集中兑现产业政策,为72家企业和项目送上“新年服务大礼包”。截至目前,“皇钻十六条”3.0版政策已累计兑付政策资金超过1.1亿元。
大会还设立了“2021皇姑创新榜”,评选出“高成长创新之星”“高品质双创服务之星”“年度创新人物”等共18个优秀企业和杰出创新个人,集中表彰他们在2021年度对皇姑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不仅拿到了真金白银,还看到了真心实意。”沈阳和研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袁慧珠告诉记者,入驻皇姑区10年来,公司从一个十几人、年营收百万元的小公司发展成为拥有近四百人、年营收超2亿元的大公司,所生产的高精密划片机完全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在世界级封装大厂投入使用,打破了进口设备对市场的垄断。她亲身感受到皇姑区创新发展给企业带来的红利,政务服务跑一次、一次成,政策兑付守信用、重承诺,“皇姑好办事”已深入人心。
据了解,2021年皇姑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年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复工124个,同比增长21.6%。在C6科创走廊上,总投资达160亿元以上的首府未来城等四个重大产城融合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特别是在科创产业领域,各类科创主体呈现高活跃度和高成长性。截至2021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30家,年均增速49%;省级瞪羚企业12家,年均增速100%;省级雏鹰企业78家,年均增速37%;科技型中小企业470家,年均增速48%。各级各类“双创”载体50个,面积超50万平方米,年均增速达58%,在孵企业(团队)近1600家,全区各类创新创业人员1.5万人,皇姑区融合创新中心进入国家级众创空间公示名单。
提升经济外向度和科创资源接引能力,皇姑区积极探索“飞地经济”新模式,在北京、深圳以及海南,建成飞地创新中心6个,围绕数字经济产业领域,扎根人才、项目等创新资源集聚区,打通科技项目在大城市孵化与本土产业化联动发展的通道,实现区域创新资源与产业结构的优势互补。
2022年,皇姑区将锚定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创新型城区、奋力进入东北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的理念,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聚焦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抢抓发展机遇,遴选产业赛道,发挥头部企业吸引拉动作用,进行延链、补链、强链,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绿色环保、新能源等产业领域为重点,构建产业生态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努力在振兴突破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先锋。(叶青)
关键词:
政策资金
积蓄势能
数字经济
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