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是地区经济的“晴雨表”。近日,记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市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5.9亿元,增长14.2%,高于全省市州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一位。

数据会“说话”,全市“稳”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增”的势头进一步延续、后劲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突出、亮点纷呈。
从数据分析,促进我市财政收入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受益于有色金属、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全市采矿业税收实现较快增长;受益于贷款余额规模比年初新增225.7亿元,推动金融业税收增长36.5%;受益于大宗股权转让活跃推动个人所得税增长54.3%;各级财税部门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事项地方税收的管理,地方税种贡献较大、增速较快;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长456.6%。
产业运行保持平稳是基础。放眼郴州大地,各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马力十足、热力似火。上半年,我市积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拓展投资空间,全面促进消费,继续扩大开放,“三驾马车”运行良好。同时,重点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活力。
此外,我市6月8日正式实施市城区购房契税奖励政策,直接促进财政增收,6月市城区房产契税完成1945万元,同比增长47.2%。同时,通过综合治税,大力挖潜增收,市城区1月至6月,通过综合治税入库税收2.35亿元。( 王路莎)
关键词:
地区经济的晴雨表
地方财政收入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
产业运行保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