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午,记者自衡阳市产业推进大会获悉,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三高四新”战略,聚力推进“三强一化”建设,大抓产业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厚植产业优势,涵养产业生态,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建设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1—9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9.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产业产值已突破300亿元。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增至1295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2家、19家,输变电装备产业正在全力冲刺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衡钢、富士康进入“百亿企业俱乐部”。

截至目前,全市产业格局加快重塑,11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以占全市0.5%的土地面积,集聚了占全市40%的研发经费投入、60的规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70%的创新平台,贡献了超过全市1/4的GDP、1/2的税收、超过七成的规模工业增加值,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全市重点项目中产业投资始终保持在60%以上。1—10月,8个省“三高四新”重大产业项目、16个产业类省重点项目,148个产业类市重点工程投资完成率分别达到100.2%、111.4%、116.3%。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申报377家高新技术企业,创历史新高;获省科技奖励11项,其中一等奖2项,为近年之最;引导中小企业深度“上云”1003家、“上平台”582家,数量均居全省第二;47家发明专利“破零”,数量居全省第二。(王倩雯 孙云飞)
关键词:
产业发展
规模工业
产业格局
高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