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磁县把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做实组织保障,充实资金后盾,培养“产业能人”队伍,着力打造典型村,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磁县坚持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通过农户申报、乡村干部走访排查、行业部门信息筛查等三种识别途径,对符合条件的户采取针对性救助措施,切实防止致贫返贫。目前,共核实2900余件,向30户防贫对象发放资金共106万元,全县没有产生新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
磁县立足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补实“三农”领域短板弱项。打造一乡一品。根据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历史文化特点,因地制宜,坚持发展产业特色和优势。讲武城镇八里冢村集体流转本村土地200余亩,建设温室大棚25个,大力发展蒲公英种植产业,注册了“蒲草婆婆”牌商标,蒲公英产业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20余万元。加速农旅融合。磁县坚持“旅游+农业”模式,依靠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休闲旅游业,打造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磁州镇开河码头、路村营乡溢泉湖环湖绿廊、陶泉乡天保寨等旅游区的建设,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好产业联动。磁州镇、讲武城镇的部分村区位优势明显,合理利用集体建设用地,以自主开发、合资合作等方式兴建标准厂房、商铺、集贸市场等基础设施,通过招标承包、招商引资、使用权出让、租赁经营等多种方式搞经营性开发,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0多万元。

磁县坚持盘活“人地钱”,激发三要素活力。把精锐力量充实到“三农”一线,选拔了13名县直单位干部到乡镇任职,着力培养优秀农技研发人才队伍、推广人才队伍、新型职业农民实用人才队伍、优秀乡村医护人才队伍等7支人才队伍,通过专题培训班、网络课程等多种方式,培训职业农民7300人次。破解用地难题,通过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盘活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释放建设用地23平方公里,重点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齐雄 赵飞飞)
关键词:
乡村产业
乡村振兴
农旅融合
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