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热点资讯 > 正文

粮食“十八连丰”的中国“密码”

来源:光明日报    2021-12-07 10:54:56

天高云淡,平畴泛金,稻浪滚滚。

湖南省宁乡市双江口镇高田寺村水稻核心示范片区,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稻浪中来回穿梭。收割完的稻谷即刻就能烘干、入库储存。“趁着天气好,要赶快收!”种粮大户彭增智的脸上全是喜悦。

从龙江之滨到洞庭湖畔,从齐鲁大地到天府之国,大江南北,处处一派丰收景象。

又是一个丰收年!12月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喜获“十八连丰”!

金秋时节,让我们走进一个个“中国粮仓”,破解“十八连丰”背后的“密码”。

吉林:变“瘦”的黑土又“肥”起来了

“测评结果为1077.94公斤每亩!”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联合吉林四平梨树县对梨树模式研发基地进行测产,结果一出,现场一片欢呼声。

“土地肥到家,捏把泥土冒油花”。肥沃的黑土带来了粮食连年丰产。但长期过度“透支”,让黑土层越来越薄,往下翻10厘米就能看到黄土,土壤板结,有机质下降……祖祖辈辈耕种的黑土地变“瘦”了!

2007年,梨树县开始探索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模式:通过玉米秸秆全覆盖还田免耕,给黑土地盖上一层“被子”,既能抗旱保墒,还增加土壤有机质。

“‘梨树模式’让黑土地缓过劲儿来,变‘瘦’的黑土又‘肥’起来了!”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说。

经连续10年监测,梨树模式保护下的黑土地保护试验地块土壤含水量增加15%至25%,耕层0至10厘米有机质含量增加12.9%,玉米年产量提高5%至10%左右。

建立全国首家黑土地保护院士工作站,率先颁布实施黑土地保护地方性法规……“十三五”期间,吉林省把保护性耕作作为黑土地保护的首推技术,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2021年,梨树模式推广面积达2875万亩,比上年增长55.2%,居全国第一。

四川:种粮技术普及到每一亩土地

霜降时节,成都平原雾重霜浓,水稻收割后的稻田能拧出水。“时间不等人!”四川省邛崃市固驿镇花园村种粮大户周家林来不及休整,开着拖拉机排水、浅旋耕,尽快把小麦种下去。

周家林打理着一片超过2000亩的农庄,播种、施肥、喷药……全部采用机械化,还用上了无人机。今年他种的小麦亩产超过450公斤,水稻亩产超过650公斤,年收入上百万元。

“我的收入还不止这些呢!”周家林说,自己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周边群众委托他提供全程技术服务或者托管的农田近6000亩,一年的收入也超过100万元。

种粮种出年收入超过200万元,周家林靠的是技术。四川省农业农村部门通过举办春季重大病虫害防控培训班、现场观摩技术培训等,加强对粮食生产管理人员、基层农技人员、种粮大户的培训和指导,通过他们的辐射带动,让技术服务覆盖每一亩土地,为农业稳产增收提供技术保障。

“玉米不减产,大豆是白捡”。四川农业大学集成创新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全省推广面积超过500万亩,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每亩可以多收大豆100公斤至150公斤。

好技术,离不开好农田。三星堆考古遗址坐落在广汉市的平畴沃野间,这里有近40万亩高标准农田构筑起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灌溉、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善,粮食生产水平、规模化水平都居于前列。聚焦粮食产业,延伸出的粮油加工、农业观光、农产品交易等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三次产业互动、农民持续增收的新格局。

山东:三级农技服务给农业插上翅膀

“今年雨多,地里土松泥泞,原来的轮式收割机进不去,把俺给急的。多亏县里给协调来履带式玉米收割机。”看着自家300亩玉米收割完装上车,山东济宁嘉祥县陈庄村村民吕桂花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今年秋收,嘉祥县借力于“土地托管”模式,共协调履带式玉米收割机近200台,全县48.8万亩玉米很快收获完毕。

抢收的同时,嘉祥县还依托农业专业化公司的设备优势,让农户的秋粮可以统一进厂烘干。“烘晒、晾晒、销售都有托管公司,咱托给人家,心里就有了底,收一亩地还能省四五十块钱!”吕桂花高兴地说。

在山东,托管式、订单式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农业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重要抓手,不仅减轻了农民种粮负担,还为建立家庭农场联盟和联合体提供支撑,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

受前段时间持续降水影响,今年山东玉米普遍晚收,小麦播种也随之延后。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派出8个专家指导组,采取驻地蹲点方式,分片包干到各地进行技术指导,助力打好“三秋”生产攻坚战。

聊城高唐县构建起有1000多人的县镇村三级农技服务网络,触角延伸到全县所有村、户。“首席专家+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农户”的服务模式,打通了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

作为全国重要的“粮仓”,山东今年夏粮总产527.44亿斤、单产440.03公斤,双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

黑龙江:种地看屏让科技再升级

北大荒集团梧桐河农场里,董金福的40多垧地早已收完。“产量比去年多8万斤!自家5台大机器3天就整完了,太省心了!早年种地,‘小四轮’、小药壶和镰刀,秋收时地里全是人,现在这地里,全是高科技!”

前不久,一个名为“北大荒的科技范儿”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里,一名农技人员按下按钮,田间的整地机便自动启动,翻旋整地。“车上装有无人导航装置,利用北斗导航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控制农机进行远程无人驾驶作业。”北大荒智慧农业农机中心主任孟庆山介绍。

北大荒的科技种地“新把式”远不止这些。

要问现在地咋种,咋管?孟庆山的回答只有两个字:看屏。“水稻长得咋样,有没有啥病虫害,田里水是多了少了,坐在家打开手机,一清二楚。”手机成了农民的“新农具”。

北大荒是黑龙江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目前,黑龙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8%,建成40余个省级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十四五’时期,黑龙江将打造千公里高标准科技示范带,推行全程‘机械化’。”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李文德信心满满。

如何让中国粮用上中国“芯”?黑龙江聚焦种源问题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有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16个,常规粳稻、大豆、马铃薯育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大豆、水稻、小麦全部为自主选育品种,全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占比接近90%。

湖南: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

10月17日上午,2021年南方稻区双季亩产1500公斤攻关示范衡南县基地开展攻关测产验收,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36.1公斤,加上此前测得的早稻平均亩产667.8公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为1603.9公斤,成功突破周年亩产1600公斤目标,并创造新的纪录。

“创造这个新纪录,第三代杂交稻晚稻组合‘叁优一号’功不可没。”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说。

湖南是杂交水稻的故乡。几十年来,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杂交水稻超高产攻关上不断刷新纪录。

近年来,湖南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战略,按照政企研合作、产学研一体发展的思路,全省建立“一个产业、一个院士或专家团队领衔、一个技术体系支撑、一批良种繁育基地、一批龙头企业、一个工作专班”“六个一”工作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春耕、秋冬生产关键时节,一大批农业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指导,将技术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

“现在种田呀,不仅有好种子、好肥料,还全都用上了高科技!”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村民杨玉明兄弟3人,2011年通过土地流转,把三个村民小组的350多亩水田全部承包下来,合伙种粮,今年正好是第10个年头。说起种粮,杨玉明打开了话匣子:“每年种水稻的纯收益有20万元,给其他村民搞田间机耕、机收服务,还有10多万元收入。我们早就过上了小康生活!”

新疆:机械生产节本增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新湖农场,9月播下的冬小麦已露出新芽。“我们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下种均匀,行距误差不超过5厘米,后期灌溉和采收就方便多了!”新湖农场二十七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唐红富说,今年农场种了1万余亩冬小麦,种植户亩均增收500余元。

新疆地域辽阔,大农业、大农机,让现代农业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纵横驰骋。2021年,新疆全区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2%。规模化、机械化生产,让新疆粮食迈出高质高效新步伐,也让精细化理念在这方沃野生根发芽。

“过去单产达到550公斤的成绩算优秀,今天才算及格。”奇台县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粮农朱兵说,“以前麦地浇水24小时离不开人,现在用手机就能直接操作,你看这滴灌系统,省时省力还精准。”

新技术、新观念正在改变畜耕人挖、肩挑背扛的传统农业,解放了农民的手脚,也改变了他们的思维。

“过去,靠天吃饭,产量根本保证不了。”伊犁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托布村的种粮大户张庭固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和扬州大学的科研团队合作,使用北斗导航成套智能农业装备技术,通过9道工序进行复式作业,不仅节省人工人力,产量还更有保证。”

“今年全区夏粮增产超亿斤,全国夏粮增产量的五分之一来自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徐涛说。

(本报采访组:本报记者任爽、李晓东、赵秋丽、李志臣、张士英、赵嘉伟、李慧、赵明昊、王艺钊)

关键词: 粮食“十八连丰”的中国“密码” 青海新闻网

中考后两天,沈阳将出现多云有阵雨或雷阵雨天气_全球微资讯

炎炎夏日里,热和雨总归有一个在路上。随着高空槽东移,沈城炎热天气将

全球最新:沈阳:纾困解难服务企业真心贴心暖心

沈阳工程学院科技园内,经过一个多小时对接,双方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中

前5个月大连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热门看点

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

天天热议:大连港迎来全球最大集装箱船

6月24日零时10分,全球最大24100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地中海尼古拉马

创新“夜经济” 传播“沈阳味道”

盛夏时节,各地夜市流光溢彩,“夜经济”成为拉动城市经济的重要引擎。

辽宁省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活动启动

为让消费者感知食品安全监管就在身边,近日,省市场监管局启动全省食品

“端午经济”释放消费活力 辽宁省重点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58%

吃粽子、赛龙舟、逛夜市……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叠加高考结束因素,

让合作项目快落地早结果 快播报

6月25日,国资央企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在沈阳召开。会议期间,介绍

沈阳:只争朝夕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工程车辆往返穿梭、厂房内电光闪烁,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端午假期,在

防范高温旱情 辽宁完成农田补水4.61亿立方米

从6月中旬以来,辽宁省出现连续高温晴热天气,多地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

沈阳金融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提质增速

记者6月25日从沈阳市金融发展局获悉,沈阳获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

沈城论坛 | 做足做好服务 迎接旅游“暑期档”

端午假期,沈阳再掀文旅高潮。“最火”五一连接“最火”端午,高涨的热

天天滚动:沈阳工农桥改造进展:引桥和慢行道土建工程已经完毕

日前,在工农桥改造工程施工现场,中铁一局的工人们正在吊装钢梁,引桥

天天百事通!1-5月,沈阳市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533个

6月25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1-5月,全市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53

好萌“鸭”!中华秋沙鸭宝宝的“童年时光”

近日,珲春摄影师驱车300余公里,在吉林抚松漫江拍摄到中华秋沙鸭育婴

二十年,焕然一新_最新

在山水田园间打造出诗意栖居民宿在乡野阡陌中绘就年轻人的诗与远方在广

2023年吉林省高校招生政策宣讲系列直播

点击观看→长春大学专场点击观看→吉林外国语大学专场点击观看→白城师

央地合作再结硕果 沈阳市首个百亿级央地合作项目破土动工

新华网沈阳6月25日电(唐晓瑭丁成玉)央地携手谋共赢,精诚合作结硕果

世界快消息!沈铁迎来16年来最大幅度调图 释放客货运列车运力

新华社沈阳6月25日电(记者丁非白)为更好满足运力需要,中国铁路沈阳

端午假期吉林机场集团运送旅客14.2万人次-世界通讯

“端午节”小长假期间,吉林机场集团所属各机场共保障航班起降1115架次

辽阳:公积金业务“不见面”办理

日前,记者从辽阳市相关部门获悉,为持续推进智慧化住房公积金平台建设

天天观察:2023浙江教育考试院高考成绩查询入口+查询操作图示

2023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高考成绩查询方法①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成绩

全球快报:森泰股份: 拟设立境外子公司收购境外资产

森泰股份(SZ301429,收盘价:元)6月2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根据安徽森

德新科技:子公司锂电池裁切模具全自动润滑装置获发明专利证书 天天快消息

德新科技6月25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东莞致宏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于近日

世界速递!韩国渔业团体集会反对核污水排海:日本怎么不自己留作农业用水?

来源:海外网韩国渔业团体集会反对核污水排海(社交媒体截图)海外网6

小米官方再辟谣:节日送小米礼品的都是非官方活动

每逢节日,网络上总会出现一些免费送礼的活动,其中送小米产品的尤其多

古典吉他和民谣吉他区别_古典吉他和民谣吉他

你们好,最近小品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古典吉他和民谣吉他区别,古

@济宁考生,2023山东高考分数线揭晓!一段线为443分,二段线为150分

大众网记者李慧济宁报道6月25日下午,山东省教育厅举行2023年普通高校

信用卡逾期会有什么影响?如果信用卡已经逾期了怎么办呢?

信用卡逾期会有什么影响?信用卡逾期不还的影响是产生信用污点,信用卡逾期还款记录会进入央行征信系统生成不良信用记录;产生信用卡逾期滞纳

如果信用卡已经逾期了怎么办?信用卡逾期几年后可以消除?

如果信用卡已经逾期了怎么办?1、最好继续使用这张卡逾期后,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使用这张卡片,用新的正常的还款记录覆盖原有的负面记录,一

综合资讯

+更多

热点资讯

+更多
股票池是什么意思?股价上涨对上市公司有什么好处?
股票池是什么意思 ?其实股票池是基金投资对象备选库的业内通俗称谓,也就是从股市中挑选出一些比较好的股票来作为基金投资的备选股。在《 [详细]

Copyright @ 2008-2020  www.43710.com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财经情报网 版权所有

财经情报网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

网站备案:沪ICP备2020036824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