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这个新型冠状病毒从发现到现在,大家对它认识的不断加深,不知多少人从打心眼里觉得,这病毒真是超乎我们想象的狡猾难缠,简直就像是病毒自己有脑子,会思考一样。
感染,隐匿传播,由流动的人群带到全国,随后燎原——这变异德尔塔病毒的套路不变,弯弯曲曲地在全国画出一整条“超长传播链”,自10月21日以来,它疾走如飞已至我大美青海。
中国电信青海公司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在做好疫情期间通信服务前提下,坚持以信息化手段精准防控疫情蔓延,以务实、管用、灵活、高效的信息化举措,让大数据在战“疫”中跑出速度、力度和温度,跑出战果、成果、效果。
“青海核酸检测信息管理平台”是由中国电信研发上线,应用于每一处核酸采集现场,为民众人员信息录入、检测样品采集与运输工作提供移动化、无纸化、便捷化的服务,满足核酸检测采集现场全周期场景的需求;同时通过核酸检测平台卫健主管部门实现了对核酸检测工作的全场景、全流程的实时监管,满足了疫情阶段在核酸采集现场以及管理的多样化监测需求。且看它是如何硬核出击,大显身手于抗“疫”战场
枕戈待旦!不遗巨细,知行合一,全民皆兵。
实不相瞒,经久抗“疫”战场的它,面对病毒,它和青海电信战士们对工作充满了前瞻性和主动性,总是先行一步,10月21日、10月27日、11月7日等重要节点,中国电信青海公司技术专家团队先后主动出击、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持续优化、升级系统,确保核酸检测平台发挥磅礴之力,日夜兼程地做好系统支撑保障。
未雨绸缪,针对“青海核酸检测信息管理平台”操作流程,平时做足功课,从课件内容到展现形式,有一套浅显易懂、简单明的教本。
截止11月10日,从采样前的准备,待检人员信息与采样管理绑定,采样箱与转运箱的绑定及到后期监管,对全省医疗条线、相关单位及政企条线人员合计开展培训10余场次,培训人数近1200人,现广大医护人员及相关单位人员已是玩转“青海核酸检测信息管理平台”的小能手。
一“码”当先!“码”作的卢飞快,了却了万人愁。
据悉, 11月7日,西宁市主城区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共采样144.8万人份。
毋庸置疑,当天通过“青海核酸检测信息管理平台”形成了144.8万份人员信息采集二维码码、144.8万份样本信息二维码,不计其数的箱体二维码,万万不是人工能搞定的工作量和能保证的正确率。截至11月9日,顺利完成两轮西宁市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核酸检测前,待检人员通过扫描采集二维码快速完成个人身份信息录入并生成专属核酸检测采集码。随后30秒内,通过手机APP完成待检人员采集码与试管二维码的绑定工作。减少手工登记绑定时间,较短时间内完成核酸信息采集。结束后,样本装箱后形成箱体二维码。
随时做到采、送、检有效匹配,规范准确、灵活便捷、安全高效地完成有核酸检测工作。
兵精粮足!线上线下,函牛之鼎,霸气出击。
中国电信青海公司先后派出精兵强将共计300余人,从线上线下、平台运行前后、网络优化全方位全流程,系统化地保障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完成。
深入线下,在近68个核酸检测平台支撑群里,时刻现场第一时间优化处理核酸检测平台使用过程中各类问题。
深入采样点,现场指导近3000人核酸检测平台的正确使用,“应急铁军”对16个核酸检测点和多段骨干线路进行巡检、保障,累计出动车辆26台,保障人员52名,对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火车站广场、海湖体育馆等重要核酸检测点进行重点保障,密切关注核酸检测点网络运行情况,时刻做好通信保障。
仅在西宁市主城区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中,对全市484个核酸检测点、2160多个采样台、6480余名采样工作给予了有力支撑,开通检测帐号近20000多个,提供核酸检测终端机2400余部,开通监控400路,关键时候还配备充电宝近500个。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数据还在持续的攀升中……
一览而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在西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在城市运行管理指挥中心、在西宁市卫健指挥部各级领导干部,通过“青海核酸检测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看板,能动态掌握核酸采集工作进度及结果进度情况,全方位展示今日检测人数、采集样本数、样本运输数、报告数、阳性人数等实时数据,明确累计检测数据、辖区内数据累计统计情况、及监管辖区内核酸检测样本采集机构、实验机构检测机构的数据,大家一览而尽。为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再到卫健监管各级领导提供了有效可靠的决策依据,为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提供了坚实保障,可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在这次情防控歼灭战中,“青海核酸检测信息管理平台”凭借着所有中国电信人赋予它的高超本领和绝对优势,它有招有式地完成了所有核酸检测工作,各路英雄也是应运而生。
关键词:
硬核出击!中国电信“青海核酸检测信息管理平台”
青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