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热点资讯 > 正文

五年新增减税降费合计超7.6万亿元 宏观税负逐年下降

来源:中国网财经    2021-03-11 16:10:39

国家税务总局今日发布了十组税收数据,以此反映“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数据显示,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地,2016-2019年,我国宏观税负(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分别为17.47%、17.35%、17.01%和16.02%,2020年进一步降至15.2%,比“十二五”末2015年的18.13%降低近3个百分点。

五年新增减税降费合计超7.6万亿元 宏观税负逐年下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晒出2020年减税降费成绩单,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1.7万亿元。税务总局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五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合计超过7.6万亿元。

“十三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精准实施经济逆周期调节,有序推出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2016-2018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简并和降低增值税税率、提高个税减除费用标准等。2019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2020年又出台7批28项税费优惠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地,2016-2019年,我国宏观税负(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分别为17.47%、17.35%、17.01%和16.02%,2020年进一步降至15.2%,比“十二五”末2015年的18.13%降低近3个百分点。

支持创新减税累计超2.5万亿元 培育壮大新动能

税收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鼓励科技创新税收政策减免金额年均增长28.5%,五年累计减税2.54万亿元。税收优惠更多惠及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制造业、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三大行业享受减税额合计占比近九成。

从细分数据来看,全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户数由2015年的5.3万户提升至2019年的33.9万户,五年间扩大了5.4倍;减免税额由726亿元提升至3552亿元,2020年达到3600亿元,年均增长37.8%。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持续加大,有效激发了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和创新活力,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经费从2015年的1.42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44万亿元,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

“十三五”时期,包括税收优惠在内的各项政策扶持力度的持续加大,有力促进新经济新动能蓬勃发展,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税收数据显示,数字经济相关行业快速成长,2016-2020年,税收年均增长7.2%,快于全国总体水平3个百分点。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产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从2017年的1.09万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1.47万亿元,年均增长10.8%。我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1.3%,高于全国总体水平5.1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8%,高于全国总体水平11.8个百分点。

绿色税收体系不断完善 重点税源企业综合能耗强度下降6.6%

“十三五”以来,聚焦落实新发展理念,我国加快推进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改革,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企业清洁节能生产,并先后出台支持减排税收减免、设备投资税收抵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绿色投入、主动绿色转型,推动绿色产业加快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2016年7月,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全面推开,建立税收与资源价格直接挂钩机制,更好发挥了税收调节功能,促进了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十三五”时期资源税收入共7509亿元,比“十二五”时期增长62.3%,其中2020年为1755亿元,比2015年增加720亿元,年均增长11.1%。特别是水资源税改革优化了用水结构,有效抑制地下水超采。2020年,北京、河北等10个试点省份取用地下水水量占总水量的比例为33.5%,比改革前2016年的41.5%下降8个百分点;试点省份2020年超采区地下水计税取水量较2016年下降19.3%;改革以来,试点省份超过8000户纳税人不再抽采地下水,转用地表水或自来水,关停自备井超过1.4万余眼。

新开征的环境保护税建立了“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税收调节机制,并对低标排放、集中治理给予税收减免激励,有力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绿色发展。自2018年开征至2020年,环境保护税累计完成631.5亿元。2020年,缴纳环保税的纳税人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较改革前2017年分别下降42.5%、28.7%;主要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较改革前2017年分别下降54.5%、35%。

税收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全国落实包括环保设备在内的投资抵免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金额从2015年的23.3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3.5亿元,2020年预计达到35亿元,年均增长8.5%。该政策有效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环保设备的投入,2017年以来全国企业购买环保设备发票金额年均增长14.6%。支持减排税收优惠减税金额2019年增长7.2%,2020年增长6%,与此对应,全国重点税源企业的综合能耗强度(每标准煤/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6%,一增一降反映引导环保的税收减免政策正向激励作用逐步体现,有效发挥了税收杠杆在控制污染物排放方面的积极作用。

扶贫帮困的税收优惠年均增长超30% 助力决胜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十三五”时期,税务部门聚焦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就业、扶贫捐赠等脱贫攻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充分释放减税降费红利,支持脱贫攻坚税收优惠政策减免金额从2015年的263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742亿元,2020年达到1022亿元,年均增长30.6%,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贡献税收力量。

在各项精准扶贫政策助力下,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贫困地区经济加快发展。从增值税发票数据看,2016-2020年,832个已摘帽国家级贫困县企业销售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速达14.6%。其中,2016-2018年增速分别为18.6%、11.7%和8.5%,2019年增速提升至18.7%,2020年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仍保持15.9%的水平,比全国企业平均水平高9.9个百分点,反映出已摘帽贫困县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税收数据显示,扶贫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2016年以来,扶贫龙头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年均增长43.9%,户均实现利润额从2015年的108万元扩大至2020年的673万元;企业销售利润率从2015年的10.4%提升至2020年的15.4%,其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分别从9.5%、3.3%提升至9.9%和4.3%。从年盈利超千万元的扶贫龙头企业数量看,2020年户数是2015年的5.1倍。

新办涉税市场主体年均增加超千万户 创业活力有效激发

“十三五”时期,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共计5745.3万户,较“十二五”时期增加2607.4万户,增长83.1%。同期,全国累计注销涉税市场主体2403.9万户,新办与注销相抵,“十三五”时期全国净增涉税市场主体3341.4万户,较“十二五”末增长77.3%。

从细分行业看,新办涉税市场主体中现代服务业占比明显提升,劳动密集型行业占比逐年下降。“十三五”时期,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新办涉税市场主体数量占比分别从2015年的10%、3.9%、2.8%提高至2020年的13.7%、5.5%、3.8%。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新办涉税市场主体数量占比逐年递减,分别从2015年的43.4%、12.7%下降至2020年的37.3%、7.6%。

第三产业税收占比提升至58.1% 新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

税收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占全国税收比重由2016年的56.5%稳步提升至2020年的58.1%,比“十二五”末2015年提高3.3个百分点。新兴产业成为税收新增长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1.2%,显著高于全国总体水平,税收年均增长12.5%,比全国税收增速快8.2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 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7.7%

税务总局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全国新办民营经济涉税市场主体5600.5万户,占全部新办涉税市场主体的97.5%,且其占比逐年递增,从2015年的96.3%提高到2020年的98.7%,成为新办涉税市场主体的主力军。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民营经济发展迅速。2016-2020年,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7.7%,高于全国总体水平1.5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个体经营增长较快,年均分别增长22.5%和20%。民营经济的税收贡献也在不断提升,2020年,民营经济缴纳税收占全国税收比重达60.1%,较2015年的51.5%提高8.6个百分点,成为稳定全国税收的重要支撑。

从细分行业来看,民营制造业持续发展壮大,销售收入占比不断提升。“十三五”时期,制造业民营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4.7%,销售收入占比提高了6.7个百分点。民营经济是经济内生增长的动力源,这一结构变化也反映了制造业逐渐转向内生增长。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特别是2018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后,民营企业创新活力迸发,发展加快。税收数据显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户数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比重从2018年的92.1%提升至2020年的92.4%,民营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比重从2018年的66.2%提升至2020年的70%。

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1.2% 高技术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实现较快发展,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等融合互促。2016-2020年,全国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1.2%。高技术制造业是“十三五”时期制造业发展的突出亮点,销售收入累计增长超过1倍,年均增长15.1%。一些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关键产品实现突破,销售收入大幅增长,比如机器人、工业控制系统、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等关键产品销售收入均超过2倍,医疗诊断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重要装备销售收入增长也超过2倍。

中西部税收占比超过三成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税收数据显示,区域发展更加协调。2016-2020年,中部地区税收收入占全国税收比重从15.6%提升到16.5%,提升0.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税收占比从18.4%提升到19%,提升0.6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合计占比达35.5%,提升1.5个百分点,与东部地区差距进一步缩小。

“十三五”以来,我国区域性税收政策体系持续优化,精准发力,在推动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实施两轮的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较好促进了西部地区市场、产业、企业发展,2021年起实施的第三轮税收优惠政策门槛进一步降低,将惠及更多市场主体。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额从2015年的528.5亿元增至2019年的1006.9亿元,2020年保持1000亿元水平,年均增长13.6%。

在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扶持下,区域发展战略成效显著。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0年二季度以来,长江经济带经济持续恢复,展现出强大发展韧性。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2%,高于全国总体水平0.2个百分点,在全国销售收入中占比达46.5%。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高于全国工业企业总体水平1.4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4%,高于全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体水平3.6个百分点。

出口退税累计超过7万亿元 为稳外贸“加油助跑”

据统计,五年来,出口退税总额从2016年的1174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4549亿元,年均增长2.6%,五年累计办理出口退税70736亿元,有力降低了外贸企业成本,促进外贸出口稳定增长。

同时,税务部门统筹推进多项便利化措施,不断简化退税流程,压缩退税办理时限,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全国正常出口退税的平均办理时间由2018年的13个工作日压缩至2019年的10个工作日内,2020年再压缩至8个工作日内,缓解了企业资金占用的压力。

“十四五”已经开启,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起点,税务部门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高质量推进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更好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同时,进一步用好用足税收大数据,及时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出意见建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多税务力量。

关键词: 新增减税降费,宏观税负

中考后两天,沈阳将出现多云有阵雨或雷阵雨天气_全球微资讯

炎炎夏日里,热和雨总归有一个在路上。随着高空槽东移,沈城炎热天气将

全球最新:沈阳:纾困解难服务企业真心贴心暖心

沈阳工程学院科技园内,经过一个多小时对接,双方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中

前5个月大连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热门看点

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

天天热议:大连港迎来全球最大集装箱船

6月24日零时10分,全球最大24100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地中海尼古拉马

创新“夜经济” 传播“沈阳味道”

盛夏时节,各地夜市流光溢彩,“夜经济”成为拉动城市经济的重要引擎。

辽宁省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活动启动

为让消费者感知食品安全监管就在身边,近日,省市场监管局启动全省食品

“端午经济”释放消费活力 辽宁省重点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58%

吃粽子、赛龙舟、逛夜市……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叠加高考结束因素,

让合作项目快落地早结果 快播报

6月25日,国资央企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在沈阳召开。会议期间,介绍

沈阳:只争朝夕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工程车辆往返穿梭、厂房内电光闪烁,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端午假期,在

防范高温旱情 辽宁完成农田补水4.61亿立方米

从6月中旬以来,辽宁省出现连续高温晴热天气,多地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

沈阳金融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提质增速

记者6月25日从沈阳市金融发展局获悉,沈阳获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

沈城论坛 | 做足做好服务 迎接旅游“暑期档”

端午假期,沈阳再掀文旅高潮。“最火”五一连接“最火”端午,高涨的热

天天滚动:沈阳工农桥改造进展:引桥和慢行道土建工程已经完毕

日前,在工农桥改造工程施工现场,中铁一局的工人们正在吊装钢梁,引桥

天天百事通!1-5月,沈阳市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533个

6月25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1-5月,全市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53

好萌“鸭”!中华秋沙鸭宝宝的“童年时光”

近日,珲春摄影师驱车300余公里,在吉林抚松漫江拍摄到中华秋沙鸭育婴

二十年,焕然一新_最新

在山水田园间打造出诗意栖居民宿在乡野阡陌中绘就年轻人的诗与远方在广

2023年吉林省高校招生政策宣讲系列直播

点击观看→长春大学专场点击观看→吉林外国语大学专场点击观看→白城师

央地合作再结硕果 沈阳市首个百亿级央地合作项目破土动工

新华网沈阳6月25日电(唐晓瑭丁成玉)央地携手谋共赢,精诚合作结硕果

世界快消息!沈铁迎来16年来最大幅度调图 释放客货运列车运力

新华社沈阳6月25日电(记者丁非白)为更好满足运力需要,中国铁路沈阳

端午假期吉林机场集团运送旅客14.2万人次-世界通讯

“端午节”小长假期间,吉林机场集团所属各机场共保障航班起降1115架次

辽阳:公积金业务“不见面”办理

日前,记者从辽阳市相关部门获悉,为持续推进智慧化住房公积金平台建设

天天观察:2023浙江教育考试院高考成绩查询入口+查询操作图示

2023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高考成绩查询方法①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成绩

全球快报:森泰股份: 拟设立境外子公司收购境外资产

森泰股份(SZ301429,收盘价:元)6月2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根据安徽森

德新科技:子公司锂电池裁切模具全自动润滑装置获发明专利证书 天天快消息

德新科技6月25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东莞致宏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于近日

世界速递!韩国渔业团体集会反对核污水排海:日本怎么不自己留作农业用水?

来源:海外网韩国渔业团体集会反对核污水排海(社交媒体截图)海外网6

小米官方再辟谣:节日送小米礼品的都是非官方活动

每逢节日,网络上总会出现一些免费送礼的活动,其中送小米产品的尤其多

古典吉他和民谣吉他区别_古典吉他和民谣吉他

你们好,最近小品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古典吉他和民谣吉他区别,古

@济宁考生,2023山东高考分数线揭晓!一段线为443分,二段线为150分

大众网记者李慧济宁报道6月25日下午,山东省教育厅举行2023年普通高校

信用卡逾期会有什么影响?如果信用卡已经逾期了怎么办呢?

信用卡逾期会有什么影响?信用卡逾期不还的影响是产生信用污点,信用卡逾期还款记录会进入央行征信系统生成不良信用记录;产生信用卡逾期滞纳

如果信用卡已经逾期了怎么办?信用卡逾期几年后可以消除?

如果信用卡已经逾期了怎么办?1、最好继续使用这张卡逾期后,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使用这张卡片,用新的正常的还款记录覆盖原有的负面记录,一

综合资讯

+更多

热点资讯

+更多
股票池是什么意思?股价上涨对上市公司有什么好处?
股票池是什么意思 ?其实股票池是基金投资对象备选库的业内通俗称谓,也就是从股市中挑选出一些比较好的股票来作为基金投资的备选股。在《 [详细]

Copyright @ 2008-2020  www.43710.com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财经情报网 版权所有

财经情报网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

网站备案:沪ICP备2020036824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