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2月20日,记者从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101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大连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相关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决策部署,切实将工作重心由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保平稳运行。目前全市发热门诊每天接诊量在3000人次左右,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床位充足,能够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医疗服务总体平稳有序。
持续强化定点医院建设。先后投入1.85亿元改造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完善设备设施配备,使收治能力提升至750张床位(其中重症床位104张、可转换重症床位132张)。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现有负压手术室、血液透析室、检验室、医学影像等多个功能科室,能够满足确诊患者入院后的全科系诊疗服务。投资3.49亿元的二期项目明年初完成,全院床位可达1050张。依托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体育新城院区,建设并启用妇女儿童专科平急转换定点床位450张,满足新冠阳性感染妇女儿童救治需求。
强化方舱医院建设。依托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三院建设方舱医院,主要收治无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轻型患者、无症状感染者,总床位达到5000张,已腾空。目前,已做好全面转换为亚定点医院准备,配备相关设备设施,完成医疗队组建,随时可用。
设置平急转换病区,及时收治需要救治其他疾病的阳性感染者。为了方便和满足更多以其他疾病就诊但伴有新冠病毒感染者就医,已经部署并启用各家三级医院的独立楼宇或独立区域设置3550张可转换床位。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和未来可能出现更多伴有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就医情况,各医院持续规划及时调整优化布局,确保各类患者在相应医疗机构及时救治。
强化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建设。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开设发热门诊,发热门诊由以前27家增加到106家,发热诊室由51间增加到166间、留观床位由247张增加到638张,另有可转换使用留观床位732张。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均开设发热门诊,目前已建成并开放139个发热诊室(其他均可在年底完成改造和开放),为辖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强化重症救治能力提升。目前全市有859张ICU床位,为进一步加强重症救治能力,市财政将投入约8000万经费对相关机构储备的812张可转换为重症救治床位进行必要设备补充,提升能力。组织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对内科、儿科、急诊科医师1500余人进行重症救治技能培训,组织3100余名护理人员参与重症护理知识培训,储备人员应对可能出现的救治需求。
大连市还建立了上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对口支持机制,每个县域医共体均配备了1所三级综合医院作为外部协作高水平医院,负责对当地医院进行救治指导、会诊和转诊,确保疑难病症的诊疗,构建了医疗救治三级服务网络。
为积极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大连市各级党委政府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进行了系列工作部署,确保重点人群有保障,就医用药更方便,常见病有人管,疑难重症可救治。
(辽宁日报 记者 : 杨少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