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升级航运中心 完善物流中心功能体系
大连:立足亚太对流枢纽 紧密链接全球资源
——“高质量 加速度 检索万亿新动能”系列报道之六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赵蕴颖
2022年3月12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研究院在大连海事大学挂牌成立,来自政府、高校、企业、行业协会、国际组织等多方资源齐聚大连,共同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打造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研究机构和高端智库,为促进大连港航和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提供新动能。
2021年,《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规划首次纳入“十四五”“1+2+7”交通规划体系编制实施,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经过多年发展,大连航运中心已经形成以海空两港为核心、多式联运综合枢纽和港航物流园区为支撑的发展布局;大连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产业基础不断升级、创新发展加快推动,全市物流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未来,围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GDP“三年过万亿”的总体目标要求,大连将乘势而上,全力推动航运中心赋能升级,完善物流中心功能体系。
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布局初步形成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已形成以哈大、丹大铁路网和“两纵一横两连”高速公路网为主骨架,以“一岛三湾”为核心港口集群,以周水子机场和大连北站为重要门户,涵盖公路、水路、铁路、民航和公交、地铁、出租汽车等诸多方式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服务网络,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2021年,我市持续发力,完善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布局。渤海大道南段、旅顺中部通道金柳路段和旅顺段建成通车,构建起进出主城区新的快速通道。金普城际铁路正式开通并与快轨3号线贯通运营,我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突破200公里,实现所有区全覆盖,有力助推沿线发展。
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新增5条外贸集装箱航线,集装箱班轮航线总数恢复至疫前水平;开拓混矿环渤海水水中转业务,开通“大连—丹东”“大连—营口”集装箱支线,打造以大连为中心的支线中转平台和铁矿石组合港;发挥“深水泊位+储罐规模”优势,建设面向辽宁沿海、鲁北、河北等原油中转分拨体系,油化品中转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十四五”末初步建成面向东北亚的综合交通枢纽 航运中心能级显著提升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新一届市委提出:“加快建设亚太对流枢纽,推进航运中心赋能升级,建成具有较强区域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围绕这一目标要求,我市将进一步聚焦航运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太平湾等港口建设投资将达89亿元,空港升级完善老机场,加快推进新机场建设,投资达410亿元;进一步推动海空两港联动发展,打造油品、矿石、粮食、水产冷链等大宗散货国际中转基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枢纽,推动大连成为东北亚集装箱和汽车滚装枢纽港;进一步优化港航营商环境,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推动“单一窗口”覆盖国际贸易全链条,建设航运中心大厦,吸引大型航运服务机构来连落户;进一步融合自贸区发展机遇,对标上海和海南自贸港,健全与国际对接的制度体系,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机遇,深化与日韩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经贸合作;进一步构建临港临空产业体系,延长石化等传统产业链条,加快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推动邮轮经济全产业链布局。
大连中欧班列由“增量”向“提质”转型升级 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
2021年,陆续开通大连至德国杜伊斯堡、大连至莫斯科别雷拉斯特、新西伯利亚经绥芬河至大连回程班列、大连至莫斯科沃尔西诺班列、白俄罗斯明斯克至大连回程班列等。初步形成东、中、西“三通道”多线路、多口岸发运和往返“双向”开行模式。大连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20列,完成箱量1.2万TEU。同时,开辟“东亚-大连-中亚”商品车多式联运陆海联运新通道,完成商品车跨境铁路运输22列,发运商品车超过4000辆。国际物流通道的构建,为我市经济、贸易和产业发展提供多维度、多线路的物流路径选择。
全市已建成物流园区12家,其中大窑湾冷链物流园冷库规模达40万吨,已发展成为我国沿海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技术最先进的冷链物流中心。积极打造三十里堡智慧物流核心区,推动大北国际物流园物联网仓配中心等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坐落于自贸片区总投资1亿元的大连德邦物流管理有限公司产业园项目已基本完工,即将投产运营。
提升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地位 加快融入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
“强化商贸物流枢纽功能,健全以港航物流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这一目标,为大连发展现代物流业指明方向。
我市将着力建设国家枢纽,完善网络体系。布局建设两种以上国家物流枢纽,培育标杆企业,形成以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的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和多式联运体系。
着力建设国际通道,提升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具有大连特色的中欧班列,推动“东亚-大连-中亚”商品车跨境通道常态运行,畅通东北亚陆海联运新通道。
着力建设专业中心,打造物流品牌。促进保税混矿、原油混兑、船舶燃油加注等产业发展,依托大窑湾、长兴岛、太平湾和空港等物流园区,建设矿石、油品、粮食、木材、冷链等专业化物流中心。
着力推动试点,实施创新发展。加快发展网络货运平台,推广甩挂、滚装等先进运输组织模式,打造双向重载“班轮+班列”滚装联运新模式。
着力落实支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支持跨境电商平台、快递“两进一出”等业务发展,推动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