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公安强势推进“反诈人民战争”
构建“不敢骗、不能骗、骗不成”反诈高地
沈阳市公安局民警在开展反诈宣传。沈阳市公安局供图
社区、村屯、广场、商场……反诈宣传,一个也不少!机场、铁路、地铁、车站……提醒标识,一个也不漏!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处处都有“反诈之声”,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处处都有民警、辅警宣讲的身影。
2021年10月12日,沈阳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市“反诈人民战争”工作推进会议以来,沈阳市公安局面对全市电诈警情案件高发的严峻形势,以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全面打响“反诈人民战争”,创新实施以扁平化指挥调度“三清”机制为引领的全警反诈模式,着力筑牢沈阳“不敢骗、不能骗、骗不成”的反诈高地。
四个月来,全市电诈类警情同比下降41.59%、环比下降24.48%,损失额同比下降39.59%、环比下降36.66%;及时止付冻结、劝阻拦截被骗资金1.42亿元,全市反诈工作迎来了“警情总量大幅下降、打处破案明显提升、被骗资金持续缩减”的历史拐点。
织密齐抓共管的反诈“天网”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隐藏在茫茫网络之中,跨市、跨省乃至跨越国境多区域、多手段作案是常态,职业化犯罪特征突出。打防电诈需要整合多种资源力量,固有的体制机制难以适应打防电诈新形势,长期以来,普遍存在“摸不准、找不着、追不到”的难题。
沈阳市公安局充分发挥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犯罪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把推进“反诈人民战争”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大力构建“党政主导、全警动作、部门参与、社会联动”的工作格局,积极构筑沈阳“不敢骗、不能骗、骗不成”的反诈高地,切实守好群众“钱袋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沈阳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常委会、常务会专题研究反诈工作,将“严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明确写入沈阳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成为新一届沈阳市委未来五年持续推动的重点工作;先后召开全市“反诈人民战争”推进部署会、防范宣传会,出台《工作实施方案》《防范宣传方案》,严密打防管控措施,全面构建“市委政法委牵总、市联席办调度、市公安局主战、各成员单位尽责”的职责体系。
在此基础上,全市进一步完善了“市区两级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涉诈问题突出重点区县(市)红黄牌警告和挂牌整治”“行业监管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约谈”机制,全方位发动、全社会参与、全领域治理,在力量上实现由公安机关“单打独斗”向党政主导、部门协同转变,构建起全市反诈“一盘棋”。同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和督导“增压器”作用,将反诈工作纳入“平安沈阳”建设考核,列出29家成员单位49项具体任务清单,量化刚性指标、明确阶段任务、挂钩年终绩效。截至目前,已下发督办通知单45份,及时约谈3个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361家银行、运营商网点主要负责同志,高效凝聚了共建共治整体合力。
全面构筑反诈斗争新格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诈骗成为危害群众财产安全的“新元凶”,常规打击手段,作用已越来越小。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是一个社会性、系统性问题,涉及公安、银行、电信运营商和通信监管部门等多个系统,只有多方联动、合力阻击,才能有效预防此类行为的发生。
“反诈人民战争”开展以来,沈阳市公安局按照“专题研究、专门队伍、专案侦查、专业技术,抓好内部合力、整合外部合力”的斗争方略,积极推进全市反诈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战法创新。
◆强化专题研究,做优顶层设计
市公安局先后召开3次党委会、5次局长办公会、10次现场调度会,研究部署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同时,依托市联席办,先后组织召开“国家、省、市三级反诈专家研讨会”“通信运营商、重点银行机构行业治理推进会”,并邀请中国刑警学院专家学者召开反诈工作学术研讨会,共同分析沈阳反诈形势、研究治理对策。
◆做强专业队伍,提升攻坚水平
遴选精干警力做大做强市级层面反诈专业队伍,由64人增至108人,在各分、县(市)局组建起15支总数为300人的反诈专班;同时,邀请国家信息安全中心、省通信管理局、金融机构等方面专家组建“技术反制专业团队”,通过以专制专、内外协作,推动建立“全方位反诈、全链条打诈、全时空阻诈、全社会防诈”工作体系。
◆深化专案侦查,力求精准打击
依托“云剑”“断卡”等专项行动,坚持打集群、打产业、打链条。特别是针对大要案件,实行提级侦办、挂牌督办。目前,已连续打掉23个为境外诈骗集团架设GOIP通信设备的犯罪窝点,捣毁28个推广引流话务窝点,抓获121个跑分洗钱团伙。
◆运用专业技术,强化预警反制
健全完善“公安建模、网信支撑、通讯协同、企业协作”反制体系,成功搭建了诈骗信息拦截、涉诈犯罪信息研判等6张安全网,每天封堵境外涉诈域名4500余个,日均拦截涉诈短信10万余条,紧急止付全国涉案账户日均百万元以上。
◆抓好内部合力,实现全警反诈
全力构建“全警共责、集约运作、整体联动”的作战新模式,进一步压实市局、分局、派出所分级联动、合成打击、接力劝阻的层级责任,凝聚起全警联战联防的工作合力,实现精准发现疑似被骗群众、及时跟进落地劝阻干预、源头治理电诈上游犯罪、有效压降电诈警情案件的工作效果。
◆整合外部合力,构筑全民反诈
发动社区民警、基层网格员、“盛京使者”平安志愿者开展“无诈社区”“无诈企业”“无诈校园”“无诈机关”创建活动,累计举办宣传活动5.2万余场,播放视频154万次,发送警示短信600余万次。
沈阳市公安局在全国首创“派驻公安驻校专员”的全新警务模式,选调91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公安民警进驻全市42所高校,使高校电信诈骗发案率环比下降60%。联合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管部和通信运营商建立“警银通”畅连工作机制,打掉流窜我市开办银行卡、手机卡犯罪嫌疑人2106名,惩戒3731人。联合知名影视团队制作13期反诈宣传短剧、10集系列动漫作品,深入开展社会宣传,并每周组织民警走进电视、广播直播间宣传普及反诈常识,通过典型案例宣传、骗术直播曝光,达到“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式宣传防范效果。
统筹资源力量 内外合成作战
创新打防管控 综合施策治理
“三清”机制引领 赋能反诈成效
构筑防范电诈的“铜墙铁壁”
电信网络诈骗涉及面广、迷惑性强,随时可能威胁群众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沈阳市实施以创新警务模式和大数据思维健全打防电诈新机制,构建治理电诈新生态,在全市铺开一张全民反诈网。
沈阳市公安局将“反诈人民战争”有机融入扁平化指挥调度“三清”机制中,以“大案有人管、小案有人查、事事有人问”的全新警务标准,推动电诈类警情案件的“日清零、月清仓、季清底”,实现了两项工作的协同并进、双赢互促。
◆机制先行,实现静态值守向动态感知转变
市公安局将反诈工作作为扁平化指挥调度“三清”调度的重点内容,通过对每日电诈警情高发的分、县(市)局和派出所进行点调,听取情况、跟进指导、重点督办,使反诈工作成为中心警务;同时,认真梳理每日警情特点、每周警情走势,使全市15个分、县(市)局和221个派出所敏锐感知电诈犯罪的新形势、新手段、新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打防管控宣各项措施,提升全警对电诈警情的重视程度、督办力度、工作深度。
◆科技赋能,实现被动处置向主动发现转变
全市公安机关升级完善报警人与市局反诈预警平台、市县两级110指挥中心的三方接警联动模式,通过“后台+前端”“情报+指令”一体运作,在接到预警信息和电诈警情后,迅速开展跟踪研判、前端反制、后台止付、一线劝阻等工作,确保在与诈骗分子的“时间竞赛”中赢得主动;特别是针对“现实身份”不明且被骗风险高、派出所无法及时见面劝阻的人员,由市局反诈中心牵头实施警种联动、多轨联查,确保“找得到人、见得着面、说得上话、止得了损”。
◆溯源复盘,实现“局部开花”向“遍地结果”转变
沈阳警方组织市局反信息诈骗支队、警务督察支队对新发案件被害人开展实地走访和电话回访,查找属地公安机关、行业主管部门、基层党委政府在宣传、防范、预警、劝阻等环节的盲区死角,采取案例剖析、跟进督导、精准堵漏,全力消除涉诈风险隐患。同时,精心选取典型案例,组织全警学习借鉴,通过“三清”日调度,介绍推广基层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好经验,总结提炼精准宣传、属地劝返、本地打击等实用战法,先后成功劝返数百名沈阳籍滞留缅北涉诈高危人员。通过一系列严格的督导检查、典型引领,倒逼执法主体责任落实,全面规范涉诈警情处置流程,推动实现反诈工作“效能倍增”。
在如今的沈阳市,反诈宣传信息随时随地可见,一场领导重视空前、打击力度空前、配合协作空前、群众参与空前、收获战果空前的“反诈人民战争”已经在全市每一个角落打响。
反诈案例1
摧毁涉案千万元“跑分”团伙
12嫌犯落网
今年年初,沈阳市公安局铁西分局经过缜密侦查、深挖拓线,打掉一个“跑分”洗钱犯罪团伙,12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捕归案。
1月4日,沈阳市公安局铁西分局在工作中获得线索:有人在铁西区进行“跑分”洗钱犯罪活动。获得线索后,铁西分局立即组织警力开展工作。经查,犯罪嫌疑人孙某通过某手机聊天软件结识一名境外“跑分”犯罪团伙头目,该人添加孙某微信后,将其拉入到自己掌控的位于沈阳市的一个“跑分”洗钱团伙,参与“跑分”洗钱。孙某在“获利”后,又发展其朋友杨某、李某某、战某某3人加入该犯罪团伙。在全面掌握孙某、杨某、李某某及战某某的犯罪证据后,1月4日22时,专案组民警将4人全部抓捕归案。
孙某等人落网后,专案组民警经过深挖彻查,进一步掌握了这个盘踞沈阳的“跑分”洗钱犯罪团伙的成员架构:该团伙由境外头目组织领导,团伙成员朱某某、黄某、徐某某、王某某、苏某、郑某某、戴某某等人负责实施“跑分”洗钱犯罪活动。
随后,专案组民警对该犯罪团伙展开布控、伺机抓捕。1月5日23时许,专案组得知该犯罪团伙成员苏某、王某某驾驶一辆黑色商务车在铁西区兴华街八马路附近出现,立即组织民警对二人实施抓捕。经过激烈搏斗,最终将二人成功控制。
1月10日至12日,专案组民警对该犯罪团伙的其他成员展开全面收网,经过连续作战,又先后将犯罪嫌疑人黄某、朱某某、徐某某、戴某某、郑某某以及刚刚加入“跑分”洗钱犯罪团伙的“操作手”曾某某抓捕归案。经审讯,孙某等12名犯罪嫌疑人供认了在境外犯罪分子的组织下,参与“跑分”洗钱的犯罪事实。经核实,该犯罪团伙共“跑分”洗钱1000余万元人民币,非法牟利30余万元。
反诈案例2
阻止冒充公检法诈骗
保住群众41万元
去年年底,沈阳市公安局沈河分局经细致工作,成功阻止一起冒充公检法的电信诈骗案件。
2021年12月27日11时许,沈河分局反诈中心接到电信诈骗预警信息,民警立即通过电话联系当事人孙女士,但是电话接通后,对方却对民警说没有接到过诈骗电话,而且回答民警询问个人情况时吞吞吐吐,引起了民警的怀疑。在民警的再三追问下,对方情绪变得愈发烦躁。民警判断当事人通话已被设置成呼叫转移,此时跟民警通话的就是骗子,并非孙女士。鉴于此种情况,反诈中心迅速组织东陵派出所警力上门开展劝阻工作,但孙女士并未在家。通过向其母亲了解,民警判断孙女士可能被骗子诱导前往银行办理业务,遂立即对孙女士的银行卡申请冻结。同时与其母亲一起前往附近银行网点搜寻,并很快在东陵路某银行找到了孙女士,此时,孙女士已经按照骗子的要求将自己账户内的41万元定期存款转为活期,准备转给骗子。
经询问,孙女士称自己上午接到了一通自称是哈尔滨市公安局民警打来的电话,对方说孙女士的护照涉嫌非法入境,要求其接受调查。孙女士信以为真,按照对方的要求将手机设置了呼叫转移,下载了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网络会议App,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及密码,又按照对方的要求前往银行办理业务。民警找到孙女士时,孙女士的手机提示她正有一笔5万元的存款在申请转出,幸亏民警及时联系银行冻结了其银行卡,孙女士的钱才没有被骗子转走。
反诈案例3
跑赢与电诈分子“时间竞赛”
单笔止损1000余万元
2021年12月1日13时17分:沈阳市公安局大东分局反诈中心接到高危冒充公检法类型电信诈骗预警线索,预警员立即拨打当事人电话劝阻,拨通后对方却自称没有接到诈骗电话,预警员反复核对其家属信息,对方又回答得非常精准,然而其父亲却反馈拨打当事人电话一直无人接听。经验丰富的预警员立即敏锐地察觉到当事人电话可能被诈骗分子诱导设置呼叫转移了。为了检验猜测的真假,预警员心生一计,先拨通其父亲电话,再拨打当事人电话,让其父亲听口音分辨此人是不是自己的女儿,经过几句对话后,其父亲告诉反诈预警员,对方不是自己女儿!
13时51分:时间紧迫!大东分局立刻启动合成作战机制,组织多个警种部门迅速查找当事人具体位置,经过细致排查发现当事人受到骗子诱导已前往宾馆登记开房。当民警联系宾馆工作人员时,却被告知当事人未在房间,民警立即赶到宾馆调取监控录像,发现当事人未办理退房就离开了宾馆,并已搭乘出租车离开。民警随即通过查找出租车位置发现当事人在沈北新区某茶楼附近下车。
15时43分:民警又立即联系茶楼老板,老板称确有一女子进门就询问有没有封闭的小空间,得知没有后就离开了。此时当事人丈夫也到达了茶楼,民警通过与其丈夫沟通得知当事人银行卡内有一千余万元。
16时22分:事态越发紧急,民警与家属共同对当事人有可能出现的位置继续寻找,最终在其家附近找到了当事人。
经了解,当事人李女士于当日上午接到了自称“公安局”的诈骗电话,以“涉案”为由要求其将手机设置呼叫转移,开启视频软件进行屏幕共享,并到宾馆一类的封闭空间或在无人打扰的情况下“配合调查”,诱骗事主将所有存款转移到一张卡上,以方便骗子转出,由于反诈民警快速反应和细致工作,成功阻止了这起电信诈骗案件,当事人李女士银行卡内的一千余万元钱款被保住,没有受到任何财产损失。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李欣
关键词:
人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