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重阳节,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今年以来,南通市民政部门加码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各项养老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南通市已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4495户,预计本月完成年度任务;养老机构新增护理型床位767张,10所特困人员照护供养服务机构改造工程预计11月底全部建成。

聚焦老人居家住得好,养老机构建得好。今年,针对老年群体身体机能下降、居家环境无障碍化水平低等问题,我市按照平均每户不低于3000元的标准,“一户一方案”精准施策,计划为全市5500户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暖心”工程。同时,围绕解决机构养老重点难点问题,着力改造重度失能(失智)特困人员照护供养服务机构,提升照护能力,全市计划改造10所重度失能(失智)特困人员照护供养服务机构设施,新增护理型床位1000张。
“目前,这两项民生工程进展顺利,居家适老化已完成8成,服务机构设施改造正加紧施工,预计下月全部完工。”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俞灏说,为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我市今年还实施农村敬老院转型升级工程,打造8家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拓展居家上门服务、康复护理、照护培训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市区投入财政资金1000万元,推行居家和社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除特困、低保、低收入、重点优抚、重度失能等老年人外,普惠扩面至80周岁以上所有老年人,有效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通过各项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市民政局持续深入推进“链式养老”服务模式,将机构专业服务延伸、辐射到社区、家庭,送到老年人的床边。目前,全市已有27家养老机构承接运营了全市47家街道(乡镇)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706个社区提供专业化、精细化养老服务,受益家庭超过28.4万户,有效满足了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张亮)
关键词:
民生福祉
适老化改造
供养服务
精细化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