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博物馆作为自治区中西部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承中华璀璨文明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作用。近年来,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深入推进,包头博物馆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以文物资源为依托、以精品展览为生命线、以创新社教活动为切入点、以人性化服务为着力点,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能力,全力以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让社教宣传工作“活起来”
国际博协主席汉斯马丁博士曾说:“博物馆,作为教育者和文化中介,在界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与实践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包头博物馆始终秉持“创新活动载体、打造品牌服务”的社教理念,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差异化研发策划出20余项寓教于乐、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社教活动。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重阳节等重要节庆日期间,都要开展与传统风俗相关的互动活动。其中“寻宝小先锋”“霓热考古新发现”“古韵包头—青花瓷盘我来绘”等活动已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金典品牌。精心策划推出的《文博大讲堂》拉近了文博专家与普通观众的距离,掀开了普通老百信赏析古玩的面纱;与专业剧团合作引入的儿童剧《小吉普变变变》更是让观众耳目一新、眼前一亮;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现场演绎的蒙古族“呼麦”和“长调”,让观众近距离感受蒙古族文化苍茫豪迈的同时,也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共鸣。通过这些“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场景互动活动,吸引了众多少年儿童和家长走进博物馆,享受着第二课堂带来的精神食量,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文化、在娱乐互动中品味文明。
包头博物馆是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包头市大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在未成年教育和辐射基层开展社教服务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式。先后与多所院校合作共建教育培训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育和素质教育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馆内开展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认同感。在寒暑假期间,举办的“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已成为一项特色教育品牌,通过服务礼仪、讲解技巧和才艺展示等环节,提高了学员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深受老师和家长的欢迎。
在发挥教育阵地的同时,包头博物馆结合文化惠民“五进”活动,积极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在部队、在社区、在学校、在农村经常能够看到博物馆宣传小分队奔波忙碌的影子,耐心地讲解、精美的图版让基层观众切实感受到了文化的亲近与厚重。
今年,包头博物馆将举办大型活动启动仪式和精彩的展览互动活动,并组织队伍深入基层开展多场异彩纷呈的宣传活动,真正让社教活动“活起来”。
让陈列展览“活起来”
特色精品展览赋予了博物馆无限生命力和无穷魅力。包头博物馆在建馆之初就荣获了“全国十大文物精品陈列”和“全区十大文物精品陈列”等荣誉,这些成绩始终激励着包头博物馆坚持打造精品陈列的初衷。
2008年5月,包头博物馆在自治区盟市级博物馆率先实行了免费开放,参观人数逐年增长,观众对博物馆提供高档次、高水平展览服务的要求和期盼越来越强。包头博物馆直面新的挑战和要求,在不断完善基本陈列的基础上,制订了“总体设计、局部改造”的展陈提升计划。先后对《包头历史文物陈列》等展厅进行了改陈,更新了展具展台、更换了发热耗能的灯具、订制了先进的金属独立展柜、增设了多媒体影音系统和服务功能,一个个焕然一新的展厅带给观众的是一个全新的感觉和艺术的享受。2014年,包头博物馆重点打造了岩画精品陈列展览。该展厅经过2年的精心筹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一个设计新颖、展览手段先进、声光电数字化凸显,实景效果逼真,容科研与娱乐为一体、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岩画展厅全面开放,成为备受观众青睐的特色展览。
如果说基本陈列是博物馆的基石,那么临时展览就是一朵常开的奇葩。包头博物馆一直奉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办馆理念,每年自筹和引进临时展览十余项,最大限度地焕发出展览的魅力和吸引力,为观众提供风格迥异、特色独具的展览享受。展览内容有讲述老包头人自己故事,地气十足的《老包头记忆》《绥蒙包头——抹不掉的印迹与记忆》等展览;有追忆革命先辈丰功伟绩,讴歌波澜壮阔革命史实的《中国共产党包头历史图片展》《井冈山精神》等展览;有展示异地风俗、民族魅力的《彝漆古韵—凉山彝族漆器展》《穿越古滇文明之光—云南玉溪文物精品展》等展览;有一展大馆风范、精品迭出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古代马文化展》、《丝路遗粹——甘肃丝绸之路文物精华展》等展览;还有书画展、奇石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各具特色的展览不一而足,让老百信在家门口就能够月月看到新展览,每个节日都能够欣赏到各地的文化盛宴,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观赏需求,使博物馆的展览活了起来。
让赴外巡展“活起来”
扩展博物馆文化覆盖面和传播范围是博物馆实现其社会职能的重要举措。2006年,包头博物馆迈出了赴外展览的第一步,精选本馆的藏传佛教唐卡展品到大连旅顺博物馆展出,取得了良好的展出效果。
2008年,为了挖掘馆藏文物的历史艺术价值、加强异地文化交流与合作,宣扬北方民族辉煌的文明史,包头博物馆精心组织,细心筹划,遴选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精品文物,形成了《塞外风情、草原古韵——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展》。当年,工作人员押车数千公里,长途跋涉、顶风冒雨、翻山越岭,安全抵达了福州市博物馆,开启了包头博物馆长达近7年的漫漫巡展路。福州展一炮打响,苍茫的北方风情、神秘的臧式唐卡、古朴的草原岩画,给福州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对北方文化无限的向往。自此,该展览一发不可收拾,进江浙、入两广、上云贵、过川陕、跨新疆、赴滨海,途径大江南北13个省40余座城市,巡展所到之处频获赞誉。2013年,包头博物馆打造又一展览力作《地毯上的艺术》,赴河北廊坊、唐山、山海关等地博物馆展出,均受到当地观众的欢迎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对文化传播执着的追求,包头博物馆收获了巡展路上各地观众的欢迎和好评,进一步加强了与兄弟馆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搭建起了馆际文化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为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包头日报记者叶永晟)
关键词:
包头
力点
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