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关于开展基础教育“十条措施”落实情况督导调研的通知》(龙政办电〔2018〕11号)的要求,3月初,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教育局组成联合督导调研组,对各县(市、区)基础教育“十条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调研。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础教育“十条措施”落实情况
1.各县(市、区)政府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及配套政策、文件的情况
除长汀县正在制定外,其余县(市、区)均制定、出台了具体实施办法。除武平县出台了《武平县基础教育教学质量“阳光绩效”考评方案(试行)的通知》(武政办〔2018〕12号)外,其余县(市、区)均在制定中,目前尚未出台相关的配套方案。
2.普遍落实较好的方面
一是建立以教绩为导向的职称评聘管机制。永定区加强中小学教师聘后管理,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全区共5名教师被否决。上杭县在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职称评审时,对教学质量差的2名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加强教师聘后管理,2017年11人被否决。二是各县(市、区)班主任考评奖励金每人每月平均高于500元,并纳入财政预算。新罗区2018年财政预算安排班主任等级考评奖金1076万元,永定区班主任奖励金拟安排900万元,上杭县设立班主任专项奖励金600万元,武平县安排班主任(年段长)绩效奖经费450万元,连城县安排班主任奖励金850万元,长汀县拟安排班主任奖励金1150万元,漳平市安排班主任专项奖励金600万元。三是教研培训体系正逐步形成。市教育局提出2018年万人培训计划,形式包括派送优秀校长(中层行政)到先进地市挂职,选派优秀教师去华东师大、北师大等接受高层研修,加强山海协作和厦门进行深层次交流等。四是完善招生政策,实行“阳光招生”。新罗区已下发了2018年的招生方案,武平县将城区初中空余学位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向群众发布。五是加强教育文化建设,优化办学环境。各县(市、区)教育系统均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新罗区开发了家长评价教师测评系统软件,并已投入使用。
3.落实不够到位的方面
一是推行教师“县管校聘”阻力大。市教育局及时起草了《关于市直中小学校教师“局管校聘”的实施办法》,并多次征求市编办、人社部门的意见,但由于意见难以统一,至今尚未出台。永定区作为省级“县管校聘”试点县,也尚未实质性开展工作。二是建立了教师教绩考核激励机制,但教绩奖励金总额偏低,难以保障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各县(市、区)教绩奖励金(不含班主任考评奖励金)安排:新罗区参与教绩分配教师4850人,2018年教绩奖励金5424万元,作为教师奖励性绩效专项经费和校长职级奖励,用于奖励教育教学表现突出的教师,以及作为开展中小学生课外活动、教育教学改革、教师交流与支教等活动经费、创城奖励等。永定区参与教绩分配教师4066人,2018年拟安排教绩奖励金1500万元,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二次分配。上杭县参与教绩分配教师5024人,2018年教绩奖励金2000万元(包括高考、中考质量考核和考试费用340万元);武平县参与教绩分配教师3800人,2018年教绩奖励金1550万元,用于教师教育教学绩效、校长绩效、班子成员管理绩效、中高考奖励和教师低职高聘资金。长汀县中小学专任教师3945人,拟安排320万元教绩奖励金。连城县参与教绩分配教师2942人,2018年教绩奖励金安排约900万元,用于高考奖金、中考奖金、小学毕业质量检查奖金、高三教师暑期及周末补课费补助金、县级骨干教师工作室经费。漳平市参与教绩分配教师3214人,2018年教绩奖励金1550万元(含幼儿园和中职学校),用于教师绩效奖励金,校长绩效奖励金,中高考奖金,名师名校长教坛新秀津贴,优秀中青年教师奖励性绩效,高三教师暑期及周末补课费等。
二、“名校带动工程” 实施情况
1.“名校带动工程”推进情况
市属学校建立了6个教育组团,涵盖16所学校,管理模式既有“紧密型”也有“协作型”,活动开展比较正常,成效明显;新罗区建立了11个组团涵盖29所学校,“相对紧密型”管理模式的3个幼儿园组团和“紧密型”管理模式的1个初中组团、1个小学组团,成效比较明显,但大部分的“紧密型”管理模式组团尚未实质性启动;永定区设立11个教育组团,涵盖22个学校,但均为“协作型”管理模式,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且有落实;武平县成立1个“协作型”管理模式组团(实验小学);连城县成立有2个“紧密型”组团和12个“协作型”组团,其中实小和实幼两个“紧密型”组团中,校区的人、财、物均按照独立建制的学校予以配备,成效明显,值得推广;漳平市成立有4个“协作型”管理模式组团(小学和初中各2个)。上杭县和长汀县尚未启动教育组团工作。多数县(市、区)的教育组团工作大都停留在原有的小片区管理和委托管理层面,没有按照基础教育“十条措施”要求有效推动教育组团工作。
2.“名校带动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各县(市、区)实施“名校带动工程”重视不够,均未出台教育组团的具体实施方案,龙岩中心城区教育组团“紧密型”管理模式尚未得到有效落实;二是优惠政策尚未得到有效落实,配套措施没有跟上,现有人员、激励机制制约“名校带动”实效,教师编制、管理人员不足造成教师交流困难;三是专项资金未落实,阻碍工作开展。
三、整改要求
1.各县(市、区)要在今年4月底前出台基础教育“十条措施”的配套政策,切实解决我市基础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2.各地要把提高教师待遇作为发挥教师积极性、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切实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科学合理测算教绩奖励金,确保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3.尽快推行“县管校聘”,实现教师宏观调控、师资统筹安排,破解“名校带动工程”中编制紧缺、教师交流困难,切实推动“名校带动工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县管校聘”试点县的永定区更要及早谋划,大胆实践,总结经验,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发展。
关键词:
龙岩市
措施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