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村儿里把现金从农经站支走,怎么花,基本上都是村干部说了算,乡镇对花钱过程失去监管。‘零备用金制’实行后,报账拿钱,倒逼他们履行民主程序,合理开支、主动报账。”村级财务“零备用金制”是玉田县农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成果实践化内容之一。对此,玉田县亮甲店镇党委书记周凌峰赞不绝口。
玉田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事关玉田稳定发展大局。近年来,农村集体“三资”问题成为农村干部违规违纪违法,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的主要领域。为此,今年以来,玉田县纪委监委对全县75个行政村进行集体“三资”提级监督,打造玉田基层治理新名片。

开展“入村直督、以审代督”,监督执纪问责形成震慑。今年以来,该县8个农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联合检查组直接入村,开展监督、调研、督导82次,通过查阅账目、调看会议记录、召开座谈等方式,梳理出集体“三资”问题75个,对其中52个轻微问题进行了现场纠正,对8个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预警、纠正,对12件问题线索移交乡镇纪委处理,发挥了警示震慑作用。同时,委托县审计局和第三方机构对经济体量较大、征地项目和机动土地较多、近两年有过基建项目的重点村“以审代督”,开展提级审计。
做好提级监督后半篇文章,推动集体“三资”管理制度、配套制度建设。县纪委监委以提级监督为契机,督导县农业农村局对现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完善,将“零备用金制”“u盾转账”等有效、好用、符合时代要求的集体“三资”管理措施规范化、制度化,由县委县政府印发全县执行。同时,推动集体“三资”管理配套制度建设,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质效纳入农村干部年终考核工作,与农村干部的评优评先、选举连任、工作补贴挂钩。
编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权责清单、监督手册,服务基层干部履职与监督。县纪委监委协调推动县农业农村局、重点乡镇党委政府对农村集体“三资”权责进行梳理,按照“双单”“双防”“双图”逐一拆解,编制农村集体“三资”权责清单和工作流程图、风险防控图,形成权责有据、责任到人,等级设置、动态管理,风险具象、防控到人的风险防范监督机制。收集现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负面清单、违纪违法农村集体“三资”典型案例、集体“三资”处置流程图等内容,印制《玉田县农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实用手册》,给各级监督者提供了一本便捷、实用的工具书。( 闫航)
关键词:
农业农村经济
集体“三资”提级监督
基层治理
管理权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