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保障是一项民生工程,市房产局转变坐、等、靠的思维模式,下基层服务,着力解决住房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按照住建部工作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将公租房兜底保障纳入民生实事,采取发放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并举的方式,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困难问题,有效改善了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
基本保障实施公租房兜底
今年,沈阳完成新增审批和发放租赁补贴4473户,实物配租1563套,超额完成了全年住房保障任务。截至目前,市政府已累计投入保障资金147亿元,累计实施保障25.7万套(户)。
为方便百姓就近、就便申请住房保障,市房产局与市民政局政务一体化平台、市营商局“政务一体化”在线办理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及流程对接,共开发数据接口66个,实现“全市通办”2项主项、32项子事项,打破户籍申请壁垒,真正实现便民利民。

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市房产局建立常态化申请受理机制,进一步梳理审理流程,优化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程序,缩短审批时限,精简证明材料,取消包括社区出具的无就业单位家庭收入证明、租住证明、住房情况证明及婚姻证明等,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2020年-2021年,沈阳市出台《公共租赁住房管理规定》《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保障办法》等住房保障政策,明确了公租房保障范围、保障方式、准入退出、配租及日常监督管理等内容,进一步规范申请流程及审核程序,为公租房管理提供政策支持和操作依据。同时下放廉租房申请资格确认权限至区县,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今年发放租赁补贴3.34万户,累计发放资金1.14亿元。
精准保障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一是优先向重点行业尤其是承担公共服务的群体倾斜。按照住建部“一城一策”要求,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继续实施精准保障。定向向环卫工人、公交司机、青年医生、青年教师等为城市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群体进行配租。截至目前,已累计保障1006户。二是向重点企事业单位的基层一线职工倾斜,作为职工宿舍整体优先配租给企业职工使用。现已面向华晨宝马等企业累计保障11375户,真正使职工有了温暖的家。三是对军转人员、失独等特殊群体优先保障,累计配租1567户。
据了解,沈阳市公租房已竣工入住17个项目、4.6万余套。为加强园区管理,进行了绿化环境改造和提升,增设智能充电站,在洪汇园及安图小区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并试点运行,共计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提高了公租房运营管理水平和安全、舒适指数。
沈阳市房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住房保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今后将继续把“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工作信条,进一步加强公租房保障力度,坚持基本保障和精准保障相结合,充分发挥公租房兜底保障作用,有效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群众、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张晓宁)
关键词:
公租房
急难愁盼
精准保障
不同群体需求